魏炳锋
![]()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李立明 |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魏炳锋)医疗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国民关心的热点话题,今年的人民网两会调查中,医疗改革位居前列,温家宝总理在201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目前我国医改如何继续深化?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李立明,他就深化医改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政府投入应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倾斜
李立明委员告诉记者,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保护与促进。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公众健康,延长健康寿命。他认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应该增加坚持预防为主和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内容,并在深化医改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经费支持力度,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工作重心应向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倾斜
“我国各级公共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现代公共卫生业务、科研、服务能力不足,业务素质较低,缺乏系统培训;人员待遇相对低下,居卫生系统的下游水平,进而导致优秀人才不愿进,骨干人才流失多;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完善,落实困难。” 李委员深有感触地说,因此政府要高度关注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与稳定,这是我国医改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疾病预防控制应向慢性病防治倾斜
有数据显示,慢性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已经超过传染病,占到70%,因慢病死亡占我国总死亡的80%,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李立明委员提出,政府要在深化医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同时,也能够通过防治工作实践暴露和解决我国医疗和预防服务以及多部门协作开展防病工作的体制、机制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