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不改,隔阂何以消除?
“很多公务员享受公费医疗,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金反而很高,这些也是公务员一‘哭穷’就被‘吐槽’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宝丰县闹店镇法庭庭长朱正栩说。
这位代表认为,一方面,这些待遇折合成现金本身恐怕不低;更为关键的是,尽管其形成有着种种复杂的原因,但结果却是产生了一种类似公务员集体“脱离群众”的感觉。
“这样那样的‘特权’是造成公务员群体与其他群体产生隔阂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朱正栩代表说。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公务员社会保障各方面的改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给人的感觉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除了特权,更受人诟病的就是贪污腐败,即便只是个别现象,却着实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说。
王然表示,自己理解针对公务员的“吐槽”,但也希望网友不要以偏概全。“90%以上的公务员其实就是职员,不是‘当官的’,更没机会贪污腐败。”王然说,“而且,大部分公务员对那些‘表叔’‘房婶’也是深恶痛绝。”
增强互信,应回归“在其位、谋其政”
除了上述因素,公务员要求加薪却被“吐槽”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不作为”和“乱作为”。
农民工讨薪被各部门推来推去,小伙子办个护照遭遇百般刁难,城管打小贩“花样迭出”,媒体电话举报卖淫嫖娼却无人出警……
“从小了说,公务员拿着国家的工资,就要为人民群众办事,有的公务员连这样天经地义的事情都不做,‘哭穷’不被‘吐槽’才怪哩!”熊维政代表说,“从大了说,公务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些不但不服务,还变着法刁难人,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认为,这些“小事”积累起来贻害无穷,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被迅速传播后,不但影响干群关系,更败坏政府形象。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或是避而不答,或是遮遮掩掩,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到头来只会更加破坏政府的公信力。
与这种对老百姓“不作为”“乱作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常抓不懈”。说到底,还是利益因素在“作祟”。
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公务员“晒工资”遭“吐槽”,其背后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公众绝非仅是盯着公务员的工资,而是期待着公务员回归“在其位、谋其政”。(记者徐博 刘羊旸 徐扬 李亚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