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聪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耿聪)“残疾人仍然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落下残疾人群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王新宪在接受人民网两会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残疾人工作的政协委员,如何加快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是我最关心的课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同志在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致的祝词中明确要求“努力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中央领导同志的话,为全国8500万残疾人及其亲属带来了希望和温暖,也为在新的起点上发展残疾人事业指明了方向”,王新宪委员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残疾人生活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但是从总体上看,残疾人仍然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王新宪委员给记者报了一组数据——我国还有1230万农村残疾人尚未脱贫;260多万城镇残疾人生活十分困难;近300万农村残疾人家庭无房或住危房;2012年度,全国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仅为68.4%,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2%,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比全国居民家庭高出10.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反映出,我们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基本公共服务还明显不足,残疾人参与社会的环境和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任重道远。”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如何加快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政府关心、社会关注、残疾人及其亲属关切。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的政策文件。两会期间,增进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王新宪委员动情地说:“作为从事残疾人工作的政协委员,我一直在思索这个课题。多年前,邓朴方同志就曾经说过,‘残疾人扶贫容易、小康难。’我想,加快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又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还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当前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机制,这是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基础;二要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这是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重点;三要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这是实现同步小康的关键;四要加强和改进对残疾人的公共服务,这是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