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李叶
陈向宇和委员沟通。 人民网记者 李叶摄
“委员敢于讲一些以往不敢讲的话题”
下午快2点的时候,陈向宇才到早已空空的餐厅吃饭。“感觉现在委员们对政协委员这一职责认识得更加清楚也更加重视,敢于讲一些以往不敢讲的迫切话题。他们也想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民意通过提案反映出来。感觉他们更实际,很实在,跟前两年比可能做得更好。”陈向宇说,通过整理简报发现,委员们比较关注民生问题,比如说雾霾问题、经济运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日下午,陈向宇和搭档继续整理简报。“我们两个人干的活儿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轮流来。我听完一个委员讲话就要赶紧提炼出来,他就听下面一个,然后我们两个共同修改、核对。”陈向宇跟搭档很有默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晚上11点多,陈向宇仍然在整理简报,“把我们小组委员发言的一些精华出到简报上,让中央领导、一些记者和一些其他委员都能知道、了解。能从事这样的工作我感觉到很自豪,也很充实。”
记者手记:
跟着两会简报员陈向宇一整天,记者发现,除了打字,他做得最多的动作是蹙眉思考。在150字以内提炼代表委员发言精华,对简报员要求很高。“我们把要点整理出来交给组长,起码还要改两回。”这样认真严谨的态度实在令人敬佩。
两会上,代表委员是主角,记者们也能偶尔成为焦点,而简报员只能默默坐在会场内,记录会议发言。这记录的价值不能用文字的数量来衡量。正如陈向宇所说,它是“信息传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更是对国家发展变化的浓缩体现,是对实现美丽中国梦的诚挚建言。
“虽然有些问题可能还在困扰着咱们,但我觉得我们有信心来解决它,通过两会感觉到中国梦一定能实现。”陈向宇的这句话看上去像口号,但通过聆听代表委员发言,翻看两会简报内容,还有从“陈向宇们”的工作态度中可以感受到,这是陈向宇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