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王泽)财税体制改革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于2012年1月1日在上海试点破冰两年多来,营改增试点范围扩至全国,试点行业不断扩大。3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做客人民日报、人民网两会报道专门开辟的全媒体栏目“两会e客厅”时指出,营改增最大的红利在于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增加了就业,促进了民生改善。
王军指出,营改增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了重复征税,优化了税制结构,直接减轻了纳税人负担,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税制环境,对产业转型、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等具有深层次影响,带来了一系列改革红利。
王军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营改增的改革红利。王军指出,2012年和2013年营改增分别拉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2%和2.76%,营改增对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13.48%,试点后,上海的三产占比一举突破60%,其中2012年达到60.45%,2013年达到62.23%。
“2012年和2013年上海营改增增加就业分别为14.6万人和14.5万人。特别是小微企业税负减轻后,活力不断增强,在活跃市场、创造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军表示,由于营改增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营改增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