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人大代表审议财政预算 改革成为今年财政工作重头戏【2】

2014年03月08日08:41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关键词一:预算公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第一条,就是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报告明确表示,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刘尚希:所有行业、从中央到地方,凡是花财政钱的这些单位,都要公开三公经费。公开三公经费不止要说出一个数字,还要说明钱为什么这么花,增长或降低都要说清楚。

  预算公开透明年年说,但外界始终有更高的期待。对此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财政预算公开的难度主要是技术层面上,需要一定的时间。

  张少春:难度的主要方面来自于工作量和技术,按照目前的预算科目和预算报表,公众需要公布的这部分它不能自动的集合起来,就是这个科目它没有这个科目。下一步你要逐步公开,就要从你的预算的基本的一些技术的制度你就要设计好,你得设计好,让大家看得懂,能找得出来。

  关键词二:地方债。去年末,审计署公布的中国政府债务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7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9万亿元。一时间,地方债风险可不可控,成为舆论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张庆军:

  张庆军:对地方政府而言,现在的确筹资的渠道比较狭窄,筹资的能力很多地方也不强,但是,地方政府承担的这种投入的责任还是很大的,包括民生的投入、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来化解这个矛盾,所谓的就是“开正门堵邪路”,地方政府不是不能借债,而是要规范债务行为,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

  事实上,依照现行预算法,政府并没有直接举债的权力,以往都是通过中央发债或者通过融资平台融资。而在今年的预算报告中,“研究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的权限”的提法,让许多人不免为地方债风险又捏了一把汗。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赋予权限并不是撒手不管。

  刘尚希:让地方自主发债不是说想干就能全面铺开。我想这个不会说像开闸放水一样,完全让地方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个闸门是掌握在中央手里头的。

  关键词三:税制改革,看完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再来看税制改革。这部分在整个预算报告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其中满满都是关键词:继续推进营改增改革、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等。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表示,房产税、消费税都属于直接税,提高直接税占比,将有助于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问题:

  刘志彪:就是要想办法给地方政府一个稳定的主体性税种。(记者季苏平 刘祎辰)

(责编:周雯、肖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