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科研人员,时间都去哪儿了?——代表委员呼唤破解科研领域三大困惑

2014年03月09日15:2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改进与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表述,引发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在审议和讨论中,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科研人员时间都去了哪儿了?

“三分之一跑项目,三分之一开会,只剩下三分之一时间在搞科研。”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当前科技领域存在的科研经费分配不公、行政主导干预科技资源分配等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影响科技创新发展,必须加快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任务。

困惑一:外行评选内行——科技评奖如何公正透明?

科技奖本应是激励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荣誉,而今却成了科研人员抢夺名利的大战。不少代表委员发出这样的感叹。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指出,现在的评奖,有的看上去“亮丽”的材料,是不同的人发表的成果拼凑在一起,然后找专家签字。一些几乎没有任何含金量的“成果”也能获得专家签字。

材料虚报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评奖过程缺乏科学、公开、透明的程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说,有的评奖虽然叫专家评委去投票,但投完后的票数情况并不公开,这给暗箱操作留下了空间。

一位曾“跑”过奖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坦言,评奖功夫在“评”外,关键看公关是否到位。评奖前都要拜评委,只为见面塞个红包求关照,只靠评审汇报短短几分钟很难成功。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改进与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这些积极信号给科技界极大鼓舞。

高抒认为,加快科技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改革现行的科技奖励制度。现行的评奖制度已经背离了激励人投入科研、投入创新的宗旨。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强化对参评项目成果认定和贡献者认定环节,不能让评奖者“自我评价”。

“外行评内行”,也是一个目前科技评奖中饱受诟病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吴一戎指出,近年来相关部门在科技奖励评审机制上作了比较大的改进,专家回避更严格,评选也尽可能不受干扰,但关键还是要建立一个小同行评价机制,让真正看得懂的人来评价。

困惑二:经费成唐僧肉——好钢怎样用在刀刃上?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跻身世界前三,在新兴发展国家中居领先地位。然而,中国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却在30名以外。巨额科研经费是否都用到了刀刃上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记者梳理审计机关对国家各部委、各省份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布的数百份年度审计报告,发现涉及“问题科研经费”,“扩大用途”“挤占挪用”已成普遍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东岳集团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永明说,我们现在的科研经费不是少了,而是太多、太好拿了,常常令国外同行羡慕。但这些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问题严重,科研经费成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咬一口,“吃喝拉撒睡”都能从科研经费中挤占解决。

还有代表委员指出,目前科研经费的分配也存在着“有人跑钱苦,有人花钱愁”的问题,大量科研经费过于集中到少数有“名号”的科技人员身上,更多普通科技人员缺乏经费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由此造成争戴各种“人才帽子”和跑项目、争评奖的浮躁现象屡禁不绝。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说,现在科技项目和经费等资源分配仍以政府配置为主,这种以行政为主导的科技资源分配方式往往造成政府花了钱而收效不大。如何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迸发是个新课题。

高抒建议,改变“钱随项目走”的经费分配方式,增加科研机构的投入,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让每位研究人员获得相应的科研经费,通过产业成果转化获得收入。对于政府科研资金使用应按照公开透明的要求,在阳光下晒一晒,提高使用效率。

(责编:李云瑶(实习生)、段欣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