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王千原雪
不懂中文 但每天坚持看央视新闻
高柱龙在办公室吃午饭。 人民网记者 王千原雪摄
再次回到办公室,一位朝鲜族阿姨已经在厨房里开始准备大家的午餐——朝鲜冷面。对于这样既有工作氛围,又有生活气息的办公室,我忍不住好奇地参观了一遍。在三室一厅的房子里,最大的一间被当做非线编辑室和录音室,其余两间是两位韩国特派记者的办公室。厨房里摆着各种各样的韩国零食、速溶咖啡、果汁饮料和时令水果。
有趣的是,高局长虽然不懂中文,但办公室里却摆着两台电视机,一个播放凤凰卫视,另一个播放央视新闻频道。他说两个频道播出内容不太一样,对照在一起,他才能保证不漏掉任何一个重要信息。
午饭过后,办公室里忙碌的气息越来越浓。刚来实习两个星期的助理,被频繁地叫到高局长办公室核对稿件和视频素材;非线编辑室里一遍一遍传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经济增速的那段讲话;另一名特派记者来与高局长商量,当天有一条关于美国军事的新闻,是否要与中国军费支出编辑在同一条新闻中。
在规定传回新闻时间的前半小时,配音和剪辑工作终于达到了高局长要求。签字,发送。
跟拍结束已经是下午6点半,高局长要求送我下楼,我极力拒绝。我知道他还有工作没有结束,还要为第二天的早新闻连线做充分准备。尽管作为外国媒体同行,我并不了解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我们解读的角度是否相同。但作为媒体同行,我知道我需要给予那份使命感充分的尊重。
记者手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把镜头对准中国。两会中的外国面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外国媒体往往更愿意把焦点放在中国的“敏感”问题上,而今日中国的开放态度,恰恰给了外国媒体一个最好的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