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人民網前方報道組)今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傅瑩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記者提問:兩天前,聯合國針對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和火箭發射實施了最嚴厲的制裁,有人說作為朝鮮最大的貿易伙伴,新的制裁是否奏效,關鍵在中國,也有觀點認為,中方此前並未嚴格執行安理會對朝制裁措施,中國將如何實行新的制裁受到普遍的關注。請問,中國對此有何回應?目前的形勢將如何影響中朝關系?昨天朝鮮也發射了短程導彈進行了示威,中國將如何應對地區緊張的局勢升級?
傅瑩:我認為語言是有魔力的,一說中國該怎麼樣、中國應該這樣、中國應該那樣,好像這個事情就全是中國的責任了。從朝鮮“核試”以來,不光聯合早報,很多西方的報紙都把矛頭指向了中國。我想對於安理會新通過的制裁決議,大家也知道,中國是認可的,而且我相信中國會嚴格地遵守。
同時在這個新決議當中你們也注意到,新決議當中也提到重申安理會決議,重申六方會談和“9·19”共同聲明,而且承諾要外交和平解決。這正是中方一直以來堅持的,也是這次在安理會會談當中,中國一直堅持並且說服了大家接受中國這個觀點,制裁不是目的,制裁應該是為了解決問題。在朝核問題上,過兩天你們可以聽到王毅外長更准確的對中國外交政策的解釋。
朝核問題的實質是什麼,應該說還是安全問題。朝鮮戰場硝煙散去六十多年,到現在隻有一紙停戰協議,一直沒有簽訂和平協議。所以,理論上講,有關國家在朝鮮半島還處於戰爭狀況,是不是也夠奇葩的?所以,朝鮮半島一直就是一個東亞安全的短板,經常會陷入緊張,這不是第一次,我估計也不是最后一次。對於解決的出路,我們是主張和平談判,通過六方會談解決,最初是美國提出要搞多邊談判,當時美國正在打伊拉克,他不希望半島起火,主張能談一談。
這麼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在積極地斡旋,組織六方會談,推進六方會談也確實取得一定的成果,緩和了局勢。但是整個過程當中可以看出,美朝深度不信任,每次達成一個共識,“9·19”達成一個共識之后就橫生枝節,可以說我自己曾經經歷過一段,走兩步退一步,甚至是走一步退兩步,搞的非常對立,朝鮮在發展核武器上也走得越來越遠。
中國是堅決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因為這會威脅地區和平穩定,也威脅中國自身的安全利益和周圍國家的安全利益,所以我們一直是不贊成的,但是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治標治本,解決根本問題。不知道《海峽時報》的記者看沒看過中國的小說《三體》,裡面描述了一個黑暗森林的狀況,就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的環境,這個小說也是提醒我們不能讓現實生活當中出現這種現象,現在的國際社會、國際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也是相互作用的關系。在東北亞安全的問題上,眼前就是要推進制裁,取得效果,推進各方能夠認識到談判的重要性,但是最終要解決問題,還是要走出東北亞安全的怪圈,用安全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