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直播匯總>>柳斌杰等就“人大監督工作”答記者問

傅文杰:專題詢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應有之意

2016年03月11日17:19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今天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杰、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蒲長城、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張曉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秘書局巡視員傅文杰就“人大監督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紫光閣雜志、紫光閣網記者:我想請問傅文杰先生一個關於專題詢問的問題。專題詢問一直都是人大監督工作的重要方式,去年出台的有關意見要求每年都安排國務院副總理,或者國務委員到會應詢,請問這是出於一種什麼考慮?在實際工作中是否可以實現?近期的幾場專題詢問好像都是由國務院部委到會應詢的。此外,還想請問,為什麼沒有安排對“兩高”的專題詢問?我也想問一下,“兩會”為什麼沒有“兩高”的記者會?

傅文杰:首先,有沒有“兩高”的記者招待會,這不屬於人大監督的范疇。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我重點想說一說專題詢問的問題。“兩高”的議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年就三次專題詢問,都是得把反復討論,人民群眾反復呼吁的問題列到專題詢問當中。“兩高”的議題一直是人大監督的重要內容,每年都要涉及。全國人大開展監督工作是有計劃、有重點的,“兩高”的報告每年都要聽,而且聽取“兩高”報告分組審議的時候,“兩高”的負責人是要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的,隻不過沒有加“專題”兩個字,但實際上詢問是常態化的。

你講到的國務院領導同志到會應詢的情況,可能我們掌握的信息是不對稱的。去年三次專題詢問,國務院領導來了兩次,張德江委員長主持或者出席的專題詢問,劉延東同志、汪洋同志都參加了。今年的專題詢問,我想國務院的領導同志也會到會應詢的。為什麼?這是我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應有之意,憲法規定了“一府兩院”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建國以后,周恩來總理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16次,這都是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具體做法和具體體現。

講到專題詢問,我再講一點,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一點解釋。什麼叫專題詢問,專題詢問通常是在常委會聯組會議上進行的,六個組組成了一個聯組,叫聯組會議。聯組會議有什麼效果?圍繞一個議題,比如剛才講的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報告,先在分組會議上審議,在分組會議討論審議的基礎上,把大家共同關注的,特別突出的重點問題,再拿到聯組會議上進行進一步審議、交流、討論。所以聯組會議的審議,重點更突出,審議更深入,意見更集中,效果更明顯,社會更關注。從效果上講,專題詢問的效果,我個人覺得,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等列席人員,以及國務院領導同志及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有一種現場辦公的感覺,大家面對面的交流,是短平快的一種高效的工作方式,形成一種良性互動,這種方式能夠更好的,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圍內迅速達成共識,更加有效的推動一個方面的工作。毫無疑問,專題詢問這項制度還會進一步堅持、進一步完善。

 

(責編:曹雪盟(實習生)、楊牧)
分享到:
分享按钮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