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关键词三:产业优化
·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抓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这一工作重点,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2013年3月8日,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2014年3月6日,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抓住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通过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老工业基地蕴藏的巨大活力激发出来、释放出来。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3月9日,参加全国人大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着力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有序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提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资金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深化创建活动,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2016年3月10日,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
·要按照“三去一降一补”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既努力为经济发展筹集动员更多要素和资源,又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2016年3月5日,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