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17全国两会>>本网专稿

【札记】

记者的“两会24小时”:带着“温度”的新闻是怎么产生的

人民网记者 李彤

2017年03月06日08:1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上次看升国旗是去年两会的时候,这算是记者上会的福利啦。”3月5日清晨6点,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记者们已经排起了百余米的长队等待安检。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有人跺着脚、有人搓着手。晚到的记者有些郁闷地问“你们几点来的?”排在最前面的人轻哼了一声,自顾自说着“凌晨三点就到了”。

记者深夜排队占位时,将自己裹得严严的,进行短暂休息。

3月5日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拉开了大幕。为抢到更便利的拍照、摄像和提问位置,人民网全国人大前方报道组早早来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等待安检。有趣的是,队伍变得越来越“厚”了,为能离大会堂东门更近些,人们不自觉在往前挤着、在寒风中咬牙等着。

7:40分左右,开始安检了!“慢一点,注意安全。”大会堂执勤战士们不停善意提醒着。

在今天大会正式开幕前,“部长通道”上的答问是各家媒体争抢的焦点。刚一通过安检,有人扛着三脚架、拎着摄像机,也有人抱着大衣、背着包,撒腿就往“部长通道”方向跑。平时看着柔弱的女记者,奔跑的速度丝毫不逊色。

8:10分至8:50分,有11位部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速记文字敲出来了,编新闻的同学自己拿哈”“图片扔圈里了,请后方编辑对接”“领导在线等审稿呢,大家速度了”“稿子发了,微博微信尽快传播”“推荐首页专区了,截图扔群里”……

(责编:张丽玮、李镭)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两会调查

两会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