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婕 徐佩玉
2021年03月08日06: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非常舉措溫暖人心
疫情帶來的挑戰不小,就業平穩向好態勢從何而來?“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手段”,代表委員帶來實打實的經驗,點贊暖心窩的政策舉措。
援企穩崗,穩住就業源頭。在山東,“免減緩降”組合拳為72萬戶企業減免社保費738億元﹔發放穩崗返還34.7億元,穩定就業崗位880.78萬個。“省委辦公廳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社保費減免、穩崗返還政策滿意度達98%以上,企業普遍反映對優惠政策感受直接,減負效果很明顯。”梅建華說。
聚焦重點群體,精准服務送到家。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增加老百姓尤其是貧困勞動力就業,是當地重要的民生工程。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湘西州政協副主席石紅介紹,通過勞務協作、扶貧車間、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方式,當地努力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力都能就業,轉移就業穩定在80多萬人。
挖潛拓崗,就業創業擴增量。帶動周邊2000多人加入農業創業、就業,在休閑農業、生態旅游、生產銷售、平台網絡等關聯行業促進農民年增收5000多萬元……這是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天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曼一年來最高興的事。去年魯曼成立創業培訓學校,為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退伍軍人等創業就業意向人員提供培訓,讓創業“帶動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經濟,富裕一個鄉村”。
穩存量、擴增量、多渠道、全覆蓋、精細化……受訪的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辦法總比困難多,在“就業優先”原則的指導下,未來就業前景良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