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1日06: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補齊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線
要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辦好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提高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落實好‘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的各項民生指標,要注重解民憂、紓民困,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委員表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穩了,收入增了,老百姓生活就有盼頭。”湖南省財政廳廳長石建輝代表說,進入新發展階段,要繼續抓實抓好就業這個最大的民心工程。“‘十四五’時期,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努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更加充分更高水平就業。特別是要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集中力量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的就業工作。”
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實現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需要進一步鞏固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四川省瀘州市委書記劉強代表說,“十四五”時期我們要不斷提高全市社保服務水平,切實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溫暖的社保服務,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社會保障。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我們要繼續實施好養老保險全民參保計劃,繼續對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探索放開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享盡享。”梅建華代表說。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是我們的共同願望。”劉強代表說,要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規范建設鄉鎮敬老院,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十四五’時期,要重視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保障,進一步兜住民生底線。”石建輝代表說,要加強對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積極發展農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性養老。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代表委員表示,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要繼續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實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本報記者李心萍、李紅梅、羅珊珊、常欽、王珂、孟祥夫、石羚、史一棋、馬晨、董絲雨、常雯宜、阿爾達克、王明峰)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11日 10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