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觀 葛孟超 申 茜
2022年03月07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續。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有利於增強財政可持續性。”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委員分析,今年赤字率比去年預算下降0.4個百分點,資金規模減少2000億元,但通過跨年度調節,中央本級財政調入一般預算的資金達1.267萬億元,這個資金量相當於提高赤字率一個百分點,財政支出強度是有保障的。
張連起委員認為,赤字率下調與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不會產生收支矛盾問題。一方面,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增長,收入總盤子持續擴大﹔另一方面,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可用財力明顯增加。
今年擬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3.65萬億元,與去年持平。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近9.8萬億元,增加約1.5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如何理解這些安排?
“關於地方債的安排主要是考慮到在建項目等后續融資仍需穩定支持,要保持政策連續性,同時也要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系,合理確定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劉尚希委員認為,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有利於為地方做好基層“三保”工作提供有力財力保障,減輕地方資金負擔,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效,真正實現惠企利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