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2023全國兩會專題>>兩會快訊

習近平總書記十年兩會金句

2023年03月04日05: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2

  ■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團結和諧,則國家興旺、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則國家衰敗、社會動蕩、人民遭殃。黨中央強調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是著眼於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得出的重要結論。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

  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同時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要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著眼於全面加強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加快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2021

  ■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黨中央已經對黨史學習教育作出全面部署,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

  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引導廣大教師繼承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

  ■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

  要通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基本道理,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

  ■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要緊跟科技強國建設進程,優化國防科技創新布局和環境條件,用好用足各方面優勢力量和資源,大幅提升國防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2020

  ■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

  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

  這次應對疫情,我國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來一些短板和不足。我們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大改革力度,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要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加強國防科技創新特別是自主創新、原始創新。改革創新關鍵在人,要構建“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方陣。

  2019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

  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隻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

  ■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

  ■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

  脫貧攻堅的標准,就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脫貧標准上,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准、影響成色。

  ■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

  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自身優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

  ■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

  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鼓勵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營造有利於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打造一支有開拓精神、前瞻眼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

  ■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要搞好全局統籌,統好任務計劃、力量資源、管理流程,確保各項建設有序推進。要把好項目論証質量關,創新審批方式,提高立項審批效率。要加強跨領域、跨部門、跨軍地統籌,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清“淤點”、通“堵點”、解“難點”。

  2018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

  新時代多黨合作舞台極為廣闊,要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現在,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創新進入活躍期,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

  ■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

  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共同追求,確保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

  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

  要多積尺寸之功。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要牢記“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古訓,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時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要強化開放共享觀念,堅決打破封閉壟斷,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挖掘全社會科技創新潛力,形成國防科技創新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

  2017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

  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知識分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

  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改革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借鑒運用國際通行、靈活有效的辦法,推動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和細化落實,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

  ■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

  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穩政治立場,增強政治觀念、法治觀念、群眾觀念,發揮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

  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准則》、《條例》,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激濁揚清,扶正祛邪,自覺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履職盡責、作出貢獻。

  ■參加新疆代表團審議

  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

  要弘揚軍政軍民團結的優良傳統,匯聚起科技興軍的強大力量。

  2016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

  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

  ■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就要講辯証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關鍵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

  要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願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於干,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

  ■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以銳意進取、敢於擔當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打贏這場硬仗。

  ■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

  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戰斗力的加速器。攻克制約我軍建設和改革的突出矛盾,需要以創新的思路辦法攻堅破難。

  2015

  ■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台盟台聯委員

  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中國夢既是國家、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每個中華兒女的夢,同我們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密相連。

  ■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

  ■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

  ■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

  要幫助貧困地區群眾提高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就業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開孩子們通過學習成長、青壯年通過多渠道就業改變命運的扎實通道,堅決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

  要持之以恆把民生工作抓好,發揚釘釘子精神,有堅持不懈的韌勁,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鞏固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

  2014

  ■參加少數民族界委員聯組會

  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要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

  ■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要著力提高干部素質,把培養一批專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作為重要任務,用科學態度、先進理念、專業知識去建設和管理城市。

  ■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

  要著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走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鳳凰涅槃。

  ■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如果前熱后冷、前緊后鬆,就會功虧一簣。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

  現在,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了我們肩上,要挑起這副擔子,必須敢於擔當,這既是黨和人民的期望,也是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政治品格。

  2013

  ■參加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

  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鼓勵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斗。

  ■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

  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要勇於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開放的最大優勢謀求更大發展空間。

  ■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

  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

  面對日益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我們的事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參加西藏代表團審議

  過去的5年,西藏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我為西藏發展穩定取得的成績感到由衷的高興。

  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西藏發展穩定,高度關心西藏各族群眾生產生活。

  ■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

  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証,關系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4日 02 版)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