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8日上午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发展国内外贸易和促进经济合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我为部委建言]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答记者问] [两会十年图解] [炫图表:数解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查看更多策划]商务部部长就“发展国内外贸易和促进经济合作”答记者问
- 【流通成本】陈德铭:我国流通费用占GDP比重18% 仍有待改革
- 【美国】陈德铭:希望美国安全审查制度能够进一步公开透明
- 【房地产】陈德铭:房地产对我国今年消费趋势有比较大的影响
- 【网购安全】陈德铭:我也经常网购 有时是为摸摸情况而网购
- 【中欧】陈德铭:与欧盟探讨用企业磋商解决光伏产业合作问题
- 【对外开放】陈德铭:我国将继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 【ECFA】陈德铭:ECFA后续商谈总体比较顺利 已签署早期收获
- 【能源投资】陈德铭回应中国企业收购其他国家能源企业
- 【零售总额】陈德铭:2012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1万亿
- 【外资引进】陈德铭:我国引进外资连续三年在1100亿以上
- 【农村政策】陈德铭:商业部门对农村政策重点是解决卖难问题
- 【湖南开放】陈德铭:湖南应探索开放和今后五位一体的建设
陈德铭答记者问
现场图集
陈德铭现场妙语

- ■ 并不是说我们做了多少工作,取得了多少好的成绩,而是和朋友们五年后回望,会感到世界在危机中发展、前进。
- ■ 我的网购经常受到家里的批评,因为有时是为了摸摸网购的情况而网购,买了一些不太需要的东西。
- ■ 我们希望所有的谈判,包括TPP也好,TTIP也好,我们进行的RCEP也好,都是透明的、包容的,不排斥第三方的。
- ■ 健康的网购环境需要社会中介组织发挥作用,企业加强自律等。大家有什么要求,非常欢迎给商务部提出意见。
数字解读
- 10%
- 外贸实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增长10%左右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也要通过艰苦的努力。2012年1、2月份初步预测,进出口可以增长7%左右,出口大概也能维持在7%,进口可能会更高一些。总体来看,我们今年还是呈小幅的增长,而且有可能下半年形势好一点。[详细]
- 150个
- 中国十一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我们遵守是世贸组织的规则,但没有义务遵守某个国家超出国际组织规则的内部法律和规定。同时,我们与世贸组织其他150多个成员要求互相共同遵守这些规则,不能己所不欲、施于他人。我静等着美国商务部这个一直指责人家不守规则的部门会守规则来改正自己的错误,但事实上没有。[详细]
- 2020年
- 中国现在是世界出口第一大国,预计在未来几年也会成为世界进口第一大国。到2020年左右,中国整个的国内消费市场会是全世界最大的。仅凭这一点,我并不担心有些人故意要在国际贸易中间制造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国际贸易是不主张和反对这样做。[详细]
- 18%
- 近两年物流成本占GDP近18%一方面说明我们国家的流通体系、网络建设还滞后。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这个新兴国家还有很大的潜力,如果我们实行信息化覆盖下的现代流通体系,在流通领域还有一半左右的费用可以下降,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详细]
- 六万亿
- 现在所有电子商务形式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一年六万亿人民币左右,占GDP的13%,其中仅零售的电子购物就达到8000亿左右。同时这又为小微企业、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好的舞台。网络的购物在中国未来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详细]
- 2.2亿
- 到去年年底,我们用家电下乡这样一个扩大消费的政策,在这条政策下销售了2.2亿台的家电,大概销售额是5000多亿人民币。家电的以旧换新政策,到去年年底就暂停、取消了,那个政策去年也多销了9000多万台五种类型的家电,增加了3400多亿元的销售额。[详细]
回顾:2008-2012年商务部部长答记者问
【2012】陈德铭:国企改革打破垄断 中国将是世界最大市场
2012年3月7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消费促流通和发展对外经贸”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回应热点问题:
★陈德铭:我们会按照这样两个“毫不动摇”,保持国有经济毫不动摇,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并举毫不动摇,深入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陈德铭:中国的国内消费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仅凭这一点,我并不担心有些人故意要在国际贸易中间制造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国际贸易是不主张和反对这样做。[详细]
【2011】陈德铭: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 2011年3月7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主题为“促进消费和对外经贸”的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出席并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热点问题。
回应热点问题:
★当被问及贸易顺差问题时,陈德铭表示,今年外贸形势总体比较好,但也有很多不确定性,总的政策导向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
★稳定农产品价格,抓住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是关键。商务部和农业部联手开展的“农超对接”试验,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同时,超市派专人对生产过程全程监督,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详细]
【2010】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国内消费拉动经济 2010年3月6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后首场记者会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来到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回答记者提问。
回应热点问题:
★陈德铭说,去年我国的消费增长了16.9%,出口下降了16%。这说明拉动中国经济主要是国内消费。,中国启动消费的政策有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受益。
★在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市场开放,扩大进口,顺差明显减少。美国长期对华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对美扩大出口非常不利。在贸易尚不自由、不便利的情况下,不能将汇率作为导致贸易不平衡的缘由。[详细]
【2009】陈德铭:支持外贸发展 政策不是“句号”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等问题答中外记者提问。
回应热点问题:
★陈德铭说,我们正在研究适当扩大援外规模,包括优惠贷款的规模,适当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简化审批步骤,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法律保护和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
★陈德铭说,国家在促进消费的时候对改善人们的消费预期进行了充分考虑。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其次是增加人们的就业和收入。[详细]
【2008】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解析外贸形势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2月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5%,但并不表明我国外贸形势出现转折。此外,我国今后几年将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减少流通成本,省下的钱让利给农民和消费者。
回应热点问题:
★陈德铭称,为稳定大宗食品价格,保证市场供应,今后几年我国将重点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让农民在价格上涨中获益。
★陈德铭称,今年1月,我国大项目引进速度在加快,特别是3000万美元以上企业的投资比去年增长了2.5倍,说明国际资本仍然看好中国经济发展。[详细]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流通成本,是否有效果?
我们国家是人多地广、分布不均匀、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我们的产业到现在总体的竞争力还是不高,产业的细分度也不够,很多三产还没有从二产里分出来,劳动生产力还亟待提高。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国家有极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流通费用占整个社会商品总的比例,占GDP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一般发达国家它的流通费用占到国内GDP的比重一般会在10%以下,我们现在大概到了18%左右。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今后的改革重点就是要发展流通产业,改革我们流通中的一些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问题,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021367424158856658.jpg)
![中国日报和中国日报网记者:美国种种行为影响了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对中国是否产生了影响?
多哈回合谈判经过了十年,一直处于非常艰难曲折的情况,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五年中间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需要抢救的情况,但是去年和今年的这两个月有了一些新的迹象,就是各国驻日内瓦的大使们都在积极商量,能不能在今年年末的第九次部长会,我们叫“MC9”,能否在那个会议上达成多哈回合的早期收获,我们希望并且也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我们也跟美国驻日内瓦的大使以及双边的USTR不断在沟通这件事情,目前总体的情况是各国还是有信心,想推进多哈回合的早期收获,特别是在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038009191634671827.jpg)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商务部的角度讲,应该怎么促进网购这种新的形式健康发展?
网购利用中国正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机会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网购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消费的方式,这样对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促进我们整个国家用消费来拉动经济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网购还是有不少的问题,你想问问我的经历,我确实也经常网购。我的网购经常受到家里的批评,因为有时是为了摸摸网购的情况而网购,买了一些不太需要的东西。二是我也要探索一下我们第三方的金融监管是不是到位,因为最重要的问题是钱不能出问题。三是看看商品的质量是不是有保证。四是看看我们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服务性能。[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022062559055000882.jpg)
![凤凰卫视记者:推动中资企业海外权益的保护以及更好地对外投资方面有什么样的工作打算?
对中国企业走向国外有没有一些不同声音?如你所讲是有的,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个别的议会成员等等,他们还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走出去”,特别是对中国的国有企业的“走出去”等等,有一些微词,但不是那个国家的主流声音,或者不代表民意。比如说我们“走出去”投资相对困难比较大一点的美国,现在也有100多亿的美金资本投在那儿。大概我们想到美国投资的每3块钱被批准的是1块钱,批准率不太高。但是情况也在改善。特别是我跟美国的州长、市长们接触,感到他们是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的。[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125581410473185721.jpg)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记者:未来是否会采取一些新的举措,推动对外开放的力度?
我不太同意这种中国入世以后没有新的开放举措的做法,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中国要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的扩大开放的战略。事实上,第一,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已经11年多,我们对于入世的承诺是完全做到的。第二,我们在入世以后表示要地尽快参加政府采购协议,这个做法我们从2007年开始就申请参加政府采购协议,英文叫GPA。到去年是第四次出价,一次比一次更加开放。我们最近跟15个国家谈下了自贸区,跟13个国家谈新的自贸区等,这都是我们开放的表现。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在更大的总量和更高的水平上创造了新的平衡。[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031133956460831695.jpg)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请问能源领域的投资是否是中国对美投资的关键或者是重点的战略?
中国最近一些企业在收购美国的企业,除了刚刚讲的中海油收购了“尼克森”案,大概也是我所经历最大的150亿美元左右项目外,中石化也在准备收购美国的一两个企业。这种收购更多的是企业从自身出发的一种战略考虑。每个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战略和考虑,但是中国政府对于国别投资没有具体的战略,我们只是向他们提供一些信息、文化、法律方面的咨询,由他们自己决定在什么地区投资,投什么项目,但是他们必须对自己的经营效益负责。也有一些投资交了很多学费,没有成功的,希望这种学费交得越少越好。[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130527140302710715.jpg)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委员会,是否妥善保护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安全审查,中国也需要这么做。我们也建立这样的机构,而且我们这个机构刚刚建立,还缺少很多的经验。所以从总的方面来讲,我们也要学习美国的安全审查。同时在跟他们的交往中,我们非常希望这种安全审查能够再公开透明一点,让企业有预见性,因为企业往往不知道这个项目到底符合不符合。美国的安全审查机构可以在企业开业以后的三年内向你做出停止或者驱逐出去的要求,这样企业的损失会比较大,因此,要使企业能对自己进入美国是不是符合安全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减少企业投资的风险。[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313178305597721686.jpg)
![中国华谊广播公司和华广网记者:ECFA后续协商内容对两岸贸易以及两岸经济合作有什么影响?
大陆和台湾之间在进行ECFA的后续商谈,总体是比较顺利的。我们已经签署了早期收获并开始执行,从目前执行的情况来讲是比较好的。二是进行了服务贸易的商谈,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很快要签署。三是在进行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商谈,估计在今年的年底或者明年的年初,如果困难不是很大的话,我们可以完全谈完,这样两岸之间就有一个比较高水平的属于自贸性质的协议,这对两岸经济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考虑到两岸之间的经济总量、结构和规模的不同,我们大陆应该更多的让一些给台湾,这是没有问题的。[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135232842556127997.jpg)
![法国欧洲时报记者:中方是否有一些措施将尽快的解决中欧之间关于光伏产业的问题?
中国跟欧盟之间的贸易是我们最重要的贸易之一,欧盟一直是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但是去年因为欧盟的经济增长放缓有所下滑,中欧之间的贸易出现了负增长,所以美国成为我们出口第一市场。尽管这样,进出口统算,欧盟还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之间的贸易关系如此的紧密,谁也离不开谁,在这样的金融危机下,大家都碰到很多困难的时候,G20的成员反复发出倡议,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从第一次G20会议到现在我每次都参加,我知道元首们都一致的达成这些意见。[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158108379193786798.jpg)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中日韩的自由贸易谈判的进度和未来是不是会超过台湾ECFA的标准?
台湾的企业家、民众关心中日韩的自贸区谈判是很正常的。我可以说一下中韩的自贸区谈判。我们进行了四轮,中日韩的自贸区谈判最近将在韩国举行首轮,然后会在三个国家轮流进行,我们就谈判的一些整体的框架、模式等正在讨论,便于后面具体问题磋商的加快,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大家都知道自贸区的谈判是涉及非常重要利益的,很难设定具体的时间表。我们和东盟之间就是这样,我们跟香港之间更是这样,我们与香港已经签了九个补充协议,所以两岸之间即便ECFA谈下来了,也可以在今后的合作当中更进一步深化相关内容。[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206281773242859296.jpg)
![美国媒体记者:中国有很多针对大城市,尤其是中央商务区发展的特殊政策,那么对农村有哪些政策?
我是商务部长,我在回答农村政策的时候,我只说说中国对农村的商业流通的政策,更大的政策可能我答不全,请您原谅。中国的农村现在发展很快,大量的劳动力开始移到城市,商品化的生产程度也在提高,所以在商业部门对农村的政策重点是解决卖难问题,解决生产的集约化问题,解决流通的问题。这个流通是双向的,包括农产品出来,也包括工业品的非常便捷的下乡。民众意识的提高、完善都有一个过程,所以这方面是一个重点。所以对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化肥、农药、种子等等,保证质量安全是我们的重点。[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227138899404019730.jpg)
![美国G&E电视台记者:在2012年消费者支出的基础上,2013年消费者支出的趋势是什么样的?
我们的消费逐步在增长,储蓄率逐步在调整,这是中国一个长期而坚持的经济政策。中国人喜欢储蓄,防止家里发生意外,以及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有相关。这几年我们的社会商品销售始终保持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上。我们做了很多的促进工作,但主要的还是市场的行为,其中房地产对我们的消费是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为什么说难回答你的问题呢?我对中国后面一段房地产的销售还在看,看不准会是什么样。二手房的交易,新房的买卖,如果这个大一点,我们的销售会好一点,如果这个少一点,我们的销售会受影响。[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309517097614100386.jpg)
![媒体记者:如果看其他国家的货币方向,您觉得哪个国家的货币价值最值得担心?
我注意到今年的G20莫斯科会议,央行行长、财长共同声明里说到,我们的货币政策应该以国内价格稳定和经济复苏为目标,并尽量减小对其他国家的负面溢出的效应。如果这些主要货币大量的发行会对其他国家有负面溢出的效应,这些国家也应该予以考虑。日本经济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从中日之间的贸易投资也看得出你所说的情况,因此日元的贬值和日元的发行是有关系的。这些主要货币,不仅是日元,包括美元、欧元,如果较大幅度贬值,对于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还是有很大影响的,第一是影响我们的出口,第二是影响我们的进口。[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307107907440613121.jpg)
![湖南卫视记者:在新一轮的开放中,包括湖南在内的中部地区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湖南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省份,还是我们毛主席的家乡。不仅中国共产党很多重要人物诞生在那儿,我知道国民党也有很多重要的知名的人士在那儿,马英九先生的祖籍也应该在湖南。湖南的开放从我们的角度看有几点:一是随着东部的劳动成本的增高,大量的东部的产业在过去两年里正在往中部地区转移,当然也有一部分转到东南亚等国,但是更多的转移到中国的中西部。湖南在早期开放中间,大量的劳动力流到的珠三角、长三角,在深圳、华东地区说起湘妹子是非常能干,也是做出巨大贡献的。[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1258280311568009357.jpg)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宗庆后:降低拆迁成本调控房价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做客人民网视频访谈。他认为,“80、90后的生活压力主要是住房问题,城市的房子买不起。”“拆迁成本要降下来,土地成本要降下来。”宗庆后建议,“如果把土地和拆迁成本降下来,建设房子的成本加上土地成本大概是二三千万。建成经济适用房,老百姓才买得起。”[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0911372519482034230.jpg)
![赵振辉:加快先进炼油产能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总经理赵振辉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应该加强支持,加快先进炼油产能建设,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同时积极推动炼油产业集约式、内涵式发展,确保能源供应量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需求。新增炼油能力要按照集约式发展的原则,统筹新炼厂建设和既有炼厂的升级改造。[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0912429428741033301.jpg)
![郑功成:双轨养老金严重不公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郑功成认为,养老金双轨制是严重的社会不公,应当尽快得到改变。双轨制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实质的问题是双轨制下两大群体在权益和待遇方面的巨大差别,是严重的社会不公。要解决同一代人享受公平的权益,最公平的做法是用一个统一的制度安排来覆盖所有的人口。[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0941423219157656159.jpg)
![王凤英:提早规划汽车社会治理预计到2020年时,中国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2.7亿辆。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建议从顶层设计出发,提早全面规划汽车社会综合治理举措。建议中央政府注重汽车产业政策与汽车社会政策的兼容性,以实现兼顾产业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建议各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围绕汽车社会的需求进行规划。[详细]](/NMediaFile/2013/0308/MAIN20130308091408903881504668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