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封面 热词:两会调查|问总理|热搜榜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人大新闻网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陈建华代表:我曾为人民网的创建提建议

杨菲

2013年03月08日18:4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陈建华(资料图片)
陈建华(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杨菲)在得知记者来自人民网时,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长陈建华开心地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民网创建时,他正在中央党校学习,曾为人民网的架构提过建议,说起来还算是人民网“元老”呢。

资料显示,陈建华生于 1956年3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前身),曾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整理者,曾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秘书,曾担任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职务。

工作的锻炼,经验的积累,使得陈市长很善于应对和运用新媒体。早在2008年8月18日,陈市长就开设了实名邮箱,接受信访。据了解,这是国内地市领导首开实名邮箱并对外公布。陈建华被称“华哥”,全国闻名;“华哥信箱”,网友关注。

据来自广东的媒体同行介绍,陈市长还曾是“微博控”,在微博上为百姓卖过冬瓜。记者查阅陈市长的相关资料,得知他主政河源时就大兴网络问政之风。一年多前卸任河源市委书记的时候,还在微博上与网友告别。

谈到对两会报告中“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的理解,陈市长认为,政务诚信是总理报告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政务诚信首先是要政务公开。这些年,广州的政务公开一直走在前面,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地方政府政务公开条例,开通了“广州发布”微博,几乎每个单位都在上面发布信息。广州市政府召开的常务会议,会议结束5分钟后就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媒体可以现场提问和现场直播。此外,每个月还要由广州的市长或副市长举行记者招待会,记者可以直接向市长和副市长提问。副市长侧重分管领域的问题,即使不是他分管的,如果媒体问到,他也必须回答。

谈到对网络世界的了解程度,陈市长称自己1978年就“触网”,对互联网世界有研究。记者顺势请他谈谈对“智能化城市”建设的理解。他说,智能化城市建设,关键在于弄清楚什么是“智能化”。过去人们认为“智能化”就是“无人管理”,其实是运用数字技术对城市加强加密加细管理。随着宽带传输、海量存储以及超高速大数据网络时代的到来,将大大推动智能化城市的建设。广州今年已经设置了5000个机站,随后还将完成30兆的WIFI环境建设。特别是在 “城市病”交通拥堵治理方面,广州独辟蹊径,已为市民提供了“智能交通”好助手“行信通”。和以前政府开发的信息系统比照,“行信通”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直接进入个人终端。运营商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信息,做好服务平台。用户通过定制信息形成流量,流量形成商业回报。这种个性化的应用容易找到商业模式,因而最有生命力,“行信通”开通不到几个月就产生了几十万用户。目前广州又推出类似模式的“警务通”。由此可见,未来的社会建设,要更多借助好个人终端。

谈到网络问政,陈市长认为,网络是一个工具,它无处不在,赋予人人话语权,如今已变得不可或缺。“你愿意也好,你不愿意也好,网络已经是个潮流了。对待网络比较刺耳的声音,党政干部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分享到:
(责任编辑:樊攀(实习生)、闫嘉琪)

硬新闻

视听

热搜词热搜人物议案提案新闻

舆情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