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专题

代表委员热议从“说话”看作风:是“打官腔”还是打掉“官腔”?【3】

2014年03月05日14:5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期待更多“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上两会,我没有大家听够了和不想听的官话、套话,就想说点真话,比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学校和部门该反思,大学生自己的择业观念也要矫正。

全国两会历来是各种真话、实话、诤言密集呈现的政治平台。两会有期,而对于打掉“官话”“官腔”的期待更拓展于“两会”之外。可喜的是,在践行群众路线、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一系列行动下,领导干部们在工作、会议和受访时的“说话”方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郑奎城说,以前参加有的会议,空话套话很常见,一些会议甚至前几分钟都听不进去。现在许多场合领导干部都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一些地方基层汇报工作时,如果“穿鞋带帽”过多,甚至会被直接喊停。

据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吴蔚荣介绍,省里去年开始推行“低成本”的县委书记“夜会”,“不必跑省城杭州、不用讲话稿、不印发材料”,利用晚饭后时间,通过视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会。没有聚餐或宴请,只有清茶一杯。会风开放活泼,一些县委书记发言时用了许多基层干部或群众的口头语言,曾引得参会人员开怀大笑。

“善于脱稿讲话应该成为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夏涛说,是否脱稿讲话看似小节,却能判断出一个领导干部日常工作是否接地气,调查研究是否深入扎实,本职工作是否熟稔于心。现在不仅要鼓励大小领导干部们脱稿讲话,还要能在脱稿之后多用群众语言,打掉“官腔”,让自己的观点和论述真正让人听得懂、记得住、能落实。(记者 涂洪长 胡星 程士华 胡苏 凌军辉)

(责编:田倩倩(实习生)、段欣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