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9日08:05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昨天,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15位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涉及多项社会文化民生议题。发言委员认为,目前保护医护人员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创建平安医院,为患者就医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医护人员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全国政协委员沈中阳
医疗
创建平安医院迫在眉睫
沈中阳说,中国医院协会的有关调研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发生过暴力伤医事件的医院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2012年全国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去年1月至10月全国发生恶性伤医案件22起。
沈中阳说,伤医事件既影响医护人员队伍的稳定,又影响患者的就医环境。还容易造成医患之间情绪对立,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顾虑,对采取医疗措施畏首畏尾,影响对患者的有效救治。
四原因致伤医事件多发
沈中阳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三甲医院之所以成为医患纠纷和伤医事件的多发地,是因为我国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集中在三甲医院,而这些医院普遍人满为患,挂号难、诊疗难、缴费难、取药难。患者觉得排队等待时间长,诊治时间短,极易造成情绪烦躁。
二是患者心理落差大。有些患者从乡村到城市求医,寄希望于大医院、名医生,一旦期望落空,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准备不足,容易产生冲动。
三是医院管理不完善。个别医护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对患者态度冷漠。
四是社会整体公信力不高,医患之间的互信度不够。
建立医护人员保险制度
沈中阳建议,创建平安医院已经迫在眉睫。首先应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医院各科室要建立合理的就诊医疗流程,降低患者焦躁情绪;提高医护人员的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建立社会配合机制,包括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调解便捷、高效的优势;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机制,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赔付;建立解决医疗纠纷各种法定途径的衔接机制,使医学鉴定、第三方调解和依法诉讼等环节有效衔接;确定统一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解决医疗纠纷。同时,要建立医护人员人身平安保险机制。
此外,还要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仍是一些单位招人用人的潜规则。——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