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2日電(人民網前方報道組)今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在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徐輝作了題為《天下望治如飢渴 庸政懶政不可為》的發言。
徐輝稱,治國興邦,勤勉為先。去年下半年,國務院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和簡政放權等重大政策舉措實施落實情況,部署開展了第二次大督查。督查結果公布后,24個省區市共有249人因庸政懶政不作為典型問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涉及廳局級干部41人,縣處級干部139人。與第一次問責7省59名干部相比,第二次問責面更廣,問責干部人數更多,因此廣受社會關注。對庸政懶政不作為問題進行嚴肅問責,既是中央“從嚴治政”理念的體現,也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從督查結果公布情況看,資金沉澱、土地閑置、項目拖延、棚改遲滯等庸政懶政不作為問題相當突出,耽誤了經濟發展,影響了民生改善。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的歷史關鍵時刻。振興經濟,改善民生,消除貧困,保護環境——我們在每一個領域都面臨嚴峻挑戰,在每一個方面都承擔艱巨任務。面對這種時不我待的嚴峻形勢,強調抓政風,重吏能,講實干,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緊迫性。
為此,建議:一、令出法隨。政策出台后必須執行,否則就必須問責追責。這是良政善治的基本要求。“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再好的政策,如果沒有人去抓落實,難免落空,影響民眾信心和事業發展﹔再多的資源,如果沒有人去有效利用,閑置拋荒,必定導致嚴重浪費和腐敗。克強總理說得好:“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敗,不作為的‘懶政’也是腐敗!”對庸政懶政不作為行為決不能聽之任之,必須嚴肅問責,一治到底。
二、選賢任能。我國各級各地干部隊伍中,優秀者眾,否則也不會取得今天改革開放事業的巨大成就。“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庸政懶政不作為者如果不能自律改過,振奮精神,為民盡職,就應該堅決讓其退出權力崗位,引咎自責,讓位於信仰堅定、素質優秀、勤奮敬業的實干者。在干部選拔任用中,也應把機會給予那些勇於擔當,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在當前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的艱苦工作中,已涌現出一批實干型干部,解決了許多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大難題,受到社會稱贊。事實証明,隻有讓更多的實干者擔當重任,施展才干,我們的事業才能夠發展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