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澤 倪光輝
見証無數歷史時刻的人民大會堂,在三月春風裡敞開大門。西裝、中山裝、軍裝、民族服裝……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匯聚一堂,共商國是。
這是讀懂中國的一扇窗口,也記載了中國民主法治的進程,鐫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和實踐。
兩會有一份備受矚目的日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下團組”。今年,他分別參加了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黑龍江、湖南、青海、解放軍代表團審議,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並參加聯組會。
這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十三五”規劃即將拉開大幕,推進結構性改革正攻堅克難。民情、民智、民意,習近平廣泛聽取意見。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再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他的講話飽含期待和囑托,字裡行間充滿溫暖和力量。
春風拂面,春天的訊息從這裡傳遍千家萬戶。
定心——經濟制度不動搖,中心工作齊發力
3月4日,總書記兩會首次“下團組”,主題聚焦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尤其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意味深長。
在世界經濟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中國能否繼續引領發展?速度換擋、動力轉換過程中,中國經濟政策有何變與不變?中國之問,也是世界之問。
匯聚眾多民營企業家的民建、工商聯界別,來自不同行業的10位委員發言。習近平專注傾聽、語氣堅定:“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兩個毫不動搖”及“三個沒有變”,給民營企業家一顆定心丸。不久后,人民日報全文刊出這篇講話,彰顯了它不尋常的分量和意義。
“眾人拾柴火焰高。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總書記反復強調這組辯証關系。
把脈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習近平著眼於“落實”二字。
有的民營企業家把眼前困難形容為“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聽到總書記引用這個比喻,一些委員有些吃驚。南存輝委員卻認為情理之中:“在浙江工作時他就很關心民營企業發展,體察民情。”
總書記給出了問題的解決之道。“主要是‘最后一公裡’問題。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促進公有制經濟發展,習近平強調“內生動力”一詞。
王波代表來自東北老工業基地,在哈爾濱電機廠干了30年,親歷國有企業發展變遷。總書記聽了她的發言,強調說,對國有企業發展,政府的作用更多體現在支持、扶持、杠杆作用,但沒有現存的“金娃娃”擺在那裡。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要“借東風”,激發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
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會上,習近平囑咐企業家正確認識、積極適應新常態,爭取新常態下的新作為、新提升、新發展。
王文彪委員很自豪,他從綠色發展理念和新常態中找到了商機。聽說他把“沙窩窩”變成了“金餑餑”,習近平頗感興趣。會議結束后,王文彪緊緊握住總書記的手,再次講述治沙扶貧的夢想和規劃,習近平微笑著鼓勵他,一定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加扎實。
很多企業家細細揣摩總書記講話中傳遞的機遇:“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帶來了許多難得的重大機遇”。習近平以歷史和全局眼光作出深刻判斷:把握住時間窗口,“可以做大文章”。
察勢者智,見微者明。經濟新常態下的另一個“苗頭”,習近平在參加黑龍江團審議時,給出透徹分析。我們講經濟新常態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相輔相成的,不是矛盾的,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奮力走出全面振興的新路子。
暖心——民生民情總關切,補齊短板解民憂
心系民生,滿眼民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國內考察“路線圖”覆蓋了不少貧困村。民生,總書記心中一直的牽挂。兩會期間,和代表委員的互動中,習近平自然流露出這份關切,溫暖著來自一線的基層代表委員。
3月7日上午,人民大會堂黑龍江廳。種糧大戶、小學教師、村支書、煤礦工人……普通基層代表來了,帶來了一線百姓的心聲。總書記聽得格外仔細,向他們了解具體情況。
“來北京前,村裡老鄉就囑咐,一定要向總書記表達大伙們的心聲。”種糧標兵孫斌代表皮膚黝黑。他是來自黑龍江省樺南縣梨樹鄉和平村的農民。
習近平問,樺南縣是不是以種植業為主,玉米分級收購優質玉米能佔多大比重,產量上有沒有區別,機械化程度如何……總書記對於糧食安全的關注、對於農民生活狀態的關心,讓孫斌很感動。
“總書記的親民務實、關心百姓,已經深入人心了。”心暖了,動力更足。“我們也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厚望,生產更多綠色安全的糧食和糧食產品,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多做貢獻。”
2013年11月,總書記到湘西考察,深入貧困山區共商扶貧攻堅大計。“精准扶貧”也是在這裡正式提出。
8日上午,習近平來到湖南團參加審議。來自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郭建群代表帶來十八洞村近兩年“精准扶貧”進展情況。
習近平關心地詢問,“現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村裡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條件比十八洞村還差的有多少?”郭建群說,村民笑容多了、求發展願望強了,連大齡男青年解決“脫單”問題也容易了。總書記和代表們一起會心地笑了。
10日上午,青海團,笑聲陣陣。總書記的為民情懷讓大家“喜歡得不得了”——
“農牧民現在生孩子都到醫院去嗎?”“村裡都有保健室嗎?鄉裡都有醫院吧?”“青海有的地方面積很大,農牧民看病怎麼解決?”黃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娘毛先代表發言時,接連回答總書記一連串有關基層群眾衛生健康的問題,讓娘毛先直呼“緊張得不得了”,引得會場一陣笑聲。來自貴德縣河陰鎮大史家村的畢生忠代表,暢談了鄉親們眼中村子的巨大變化,高興地對習近平說:“我們那裡的老百姓把你喜歡得不得了!”
心為民所系,必為民所謀。
談民生保障,總書記指出,“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堅決守住民生底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統籌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使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脫貧攻堅一定要扭住精准,要更加注重教育脫貧,要更加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
民有所想所求,便是服務的方向。
說工作方法,總書記強調,“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過的每個地方都要抓反饋。”“要堅持以民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們就要幫助他們,為他們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