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

“中國之治”優勢更加彰顯(民主法治新步伐)

本報記者

2022年03月07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外開放深入推進,需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過去一年,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加快推進,有力保障了“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代表委員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讓“中國之治”成色更足、優勢更加彰顯,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良法善治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我國在提高金融立法水平、完善金融法治體系方面成績亮眼,進一步完善了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提高了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翟美卿委員說,“下一步要繼續通過法治方式為企業合理鬆綁減負,點燃廣大市場主體熱情,激發企業活力。”

  “平台經濟健康規范發展離不開法治保障。近年來,針對平台經濟領域中的突出問題,我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明確規則、劃清底線、加強監管,完善平台經濟治理體系,讓平台經濟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運行。”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代表建議圍繞平台經濟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加強預判,推動建設多主體、多角度協同監管的體制機制。

  民建天津市委會副主委孫太利委員建議,進一步健全公共數據運營規則,提升數字政府運行法治化水平。同時,加快完善誠信立法,加大對守信主體支持和保護力度,加快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各地積極通過地方立法規范鐵路安全運營和鐵路周邊環境整治。《山東省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出台,實施效果逐步顯現。”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機務段高級工程師王娟代表表示。

  “知識產權審判在激勵和保護創新、維護良好市場發展環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生龍委員說,重慶法院系統確立“動態界定平台義務”裁判規則,切實提高侵權救濟時效和權利保護效果﹔同時,積極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保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下一步,重慶各級法院將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審判機制改革,主動拓展審判職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司法保障。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王涌天委員認為,保護知識產權尤其是工業軟件版權非常重要,他建議,通過立法、司法、執法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尊重版權的良好環境。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侯建軍代表介紹,司法作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雲南嚴格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為抓手,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過去一年,雲南各級法院累計審結環境資源案件6864件,判令侵權人補植復綠2074畝、支付生態補償金1443萬元。下一步,將繼續運用司法手段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責編:何淼、王欲然)

最新報道

    2022全國兩會調查結果出爐

特別策劃

    “兩會有你 每日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