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封面 热词:两会调查|问总理|热搜榜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政协新闻网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社保距离“全国漫游”还有多远?

2013年03月06日17:4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社保基金预算纳入预算管理。“我的保命钱更安全了!”群众对此一片叫好。那么,下一步,作为拥有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的中国,如何让社保基金运行得更规范、社保何时能进入“全国漫游”时间、养老金“双轨制”如何并轨?代表委员对此发表了看法。

纳入政府预算 社保基金运行进入法制化轨道

将社保基金预算纳入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此前,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与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不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包括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和投资收益,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目前社保基金总规模为1万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会副理事长沈小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12年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收益,通过配置不同资产类别分散风险,年均收益率超过8.3%,成功“跑赢”CPI。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解读指出,社会保险基金是攸关基本民生的公共基金,将其纳入政府全口径预算并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监督,不光是要维护这一公共基金的安全,同时也是落实政府责任的重要体现。

“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导者,也是社会保险基金的责任分担者和信用担保人。”郑功成认为,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政府预算口径之后,可以肯定这一基金的运行信息将更加透明,运行过程会更加规范,制度也会更稳健、更安全,因此,将社保基金纳入预算口径,是优化社保制度监管的重要步骤,也是这一制度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标志。

分享到:
(责任编辑:萨妮娅(实习生)、封欢欢)

硬新闻

视听

热搜词热搜人物议案提案新闻

舆情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