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年将全面建成陆海空天地一体化的测绘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1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透露。
这个体系是由陆地测量车、海上测量船、中低空的遥感测绘平台、航天测绘卫星、以及地下测量机器人,共同构成的一体化的信息化测量技术。“目前,这一体系已经有了重要突破。中国研发了超过三种车载陆地测量系统,且投入应用。”李朋德说。
这种地面测量系统是各种高科技传感器在车辆上的大集成,包括各种激光扫描仪、摄像机、数码相机、陀螺仪、北斗卫星接收机等,可以快捷精密准确地在陆地测量建筑设施和树木等,提供立体化的地理信息数据。
中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海洋管理和开发、港口的建设与航道疏浚等要详细准确交接水下的地形特征。李朋德说,因此要大力发展海洋测量技术、加快配备综合测量船,从而可以测海岛、测海底,测港口,测河道等。
在航空测绘领域,他指出,中国不仅在中高空遥感测绘平台、中低空的无人机和无人飞艇遥感测绘技术很成熟,超高空的平流层飞艇上也可以建立遥感测绘平台,“这样才能形成快速机动的航空遥感测绘手段”。
“在太空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资源三号卫星及其他系列的遥感卫星。”李朋德说,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整合航天领域和应用单位的科技资源,尽快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上取得突破,形成系列化的自主测绘卫星体系,把航天测绘、航空测绘与地面测绘手段相结合,构成中国的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全球范围的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
他说:“中国的遥感测绘卫星已经达到优于2.5米的地面分辨率的全色相机,规划中还有1米和0.5米的高分辨率遥感测绘卫星。”卫星可以观测全地球,这样我们的“天地图”就可以为全世界服务。
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重视向地下发展,尤其是地铁的快速发展,还有山洞开挖、矿井安全等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专门的测绘手段,因此还应加快发展地下测量机器人技术。
“上述五个方面的整合,就形成了地面、海洋、空间、空中、地下五位一体的测绘技术。”李朋德说。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大力推进“智慧中国”发展,将重点抓好“智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天地图”三大平台建设。其中的天地图是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
李朋德介绍,通过天地图平台提供的虚拟三维地图,大家足不出户,就能看地球上任何地方。政府部门也已经在该平台进行土地利用监督,掌控城市房屋拆迁,发布自然灾害,了解污染分布等情况。(任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