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5日09:5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手机看新闻
新闻背景: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却是国际水准的学术大师凤毛麟角。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现实深深刺痛着国人的心。
"政府要敢于改自己一贯的做法、革自己原有的权力。"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主委曹卫星认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千头万绪,政府层面最需要做的就是管理体制改革,只要紧紧扭住管理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理顺各方关系,还高校一个安静的学术环境,让师生们集中精力求知识、想问题、做学问、搞教学,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就能取得明显成效,世界一流大学离我们就不会很远。
管理体制如何改?曹卫星认为,国家部门要向省级政府"放权"。国家部门侧重于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基本标准和奖优补缺等,省级政府主要履行统筹协调、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同时增强省级政府的高校设置和调整权。
省级政府如何向高校"放权"?曹卫星建议,政府及其部门要由直接管理学校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切实改变政府过多干预学校教育活动的现象。
对于高校向教授"放权",曹卫星建议,建立教授治学与教授治教的新机制新模式。在教育活动中,坚持"谁的话有道理听谁的";决策的时候,由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认真讨论、取得共识,再由行政官员包括校长去执行。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层面已采取了一些支持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的举措,如支持少数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试点等。
"光有这些举措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在支持高水平民办高校上尚存在分歧,还缺少创新性举措,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支持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进行系统设计。
为此她提出以下建议:尽快启动实施"国家级示范性民办高等学校支持奖励计划",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予以扶持。
加快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如民办学校的分类标准问题、法人属性问题、教师身份和待遇问题、会计核算问题等。建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关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意见。
将高水平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作为支持重点。从国际经验来看,高水平私立大学几乎全部是非营利性大学。当前,建设非营利性民办高水平大学面临的最大"瓶颈"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建议将此作为支持重点,率先落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教师"民办事业单位人员"法律地位,使其在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享受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江迪 解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