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封面 热词:两会调查|问总理|热搜榜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人大新闻网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3月13日两会舆情解读:财政预算法何日“修成正果”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刘志华

2013年03月13日19:2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3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代表团全体会议和代表小组会议,酝酿协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审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草案。

监测显示,今日引发网友关注的两会热点话题还包括财政预算法修改16年未定案、民政部回应民主选举村委会问题、俞正声要求委员要敢于直言等。具体见下表。

3月13日全国两会国内热点舆情事件/话题热度
序号 热点舆情/话题 热度
1 全国人大酝酿协商国家主席、副主席等人选 3730
2 财政预算法修改16年仍未修正定案 1899
3 民政部回应民主选举村委会:6亿农民参加直选 1533
4 俞正声:委员要勇于直言 拒绝奢靡和冷漠懈怠 755
5 人大代表送“北漂”打拼三原则:够狠能忍早滚 523
6 委员:“房叔房姐”破坏国民经济 应该严惩 286

网民期待财政预算法能管住“钱袋子”

对于财政预算这个话题,网民表达了强烈的网络关注。仅在微博平台中涉及“财政预算”话题的关注条数就多达16万条,这里面不仅是网民对财政预算犀利的指摘,更有期待财政预算法能管住“钱袋子”的殷切目光。从近几年两会的热门关注中我们不难看到,网民从一开始关注“花了多少钱”变为“怎么花钱”。这不仅是观察角度的改变,也是市民化社会成长的必然结果。在网络舆论中,网民期待政府不要乱花钱,也期待财政预算法能管住钱,但更期待财政预算能“物超所值”通过小投资撬动大财富。

关于预算法修订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抽样200条)

网友代表性言论:

预算公开必不可少(31%):

网友“123zzq强”:预算公开到什么地步还有分歧?当然是所有账单都在网上公开,这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人民有权查阅和监督!

网友“圆珠笔123”:三公消费、公共基础民生建设、教育公立医院文体公益保障财政应当公开,国家安全机密以上必须保密是国际贯通则做法。

既得利益阻碍修法(27%):

网友“什么鸟-铁匠第一名”:既得利益太多,到嘴的肉谁愿意撒开。

预算法影响重大(17%):

网友“卖话为生”:个人觉得反腐倡廉、政治清明的前提就是一部透明的预算法案,如果没出,你说破天我都怀疑。

网友“独D砖震”:只有搞好政府预决算,并有效监督,才能有效避免三公经费滥用。

预算项目需细化呈现(13%):

网友“@马靖昊说会计”:预算只有细化了,预算公开才有实质意义,目前公开的政府预算都是汇总的大数,人大和公众没办法提意见。

网友“玛蒂亚”:预算项目必须规定到非常细化,不然会有许多猫腻隐藏其中。

应加强现行政府预算审议(12%):

网友“农新11”:人大代表审议政府预算据说连读一遍都来不及,这样的审议能发挥多大作用?

网友“果铁夫”:央视专访了几个代表,代表们说不太懂财政报告加上时间不够,他们如何审议财政预算草案。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如此儿戏!

舆情点评

围绕财政预算法修订的舆论并不复杂,多数网友认为,政府向公众公开纳税人的钱打算用在哪里、如何使用并接受监督,完全是应有之义,当前对政府预算情况的监督并不理想,应尽早通过修订预算法加以完善。而相关报道中预算法修订延宕16年未定案、“分歧很大”的表述深深刺痛了网友,由此质疑既得利益阶层设置阻碍。

同样在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审议国家财政预算草案问题同往年一样再度引发关注,有不少代表表示报告读起来“难懂”,“很多关键的数据找不到”,由此更引发公众疑虑。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政府三公经费滥用、年底突击花钱等问题舆论频生波澜,几乎每一次舆论“围剿”都使得涉事机关焦头烂额,而政府在推动财政公开方面虽然也做出一些积极努力,却始终难以收获更多公众信任。现状虽无奈,问题却并非无解,推动预算法修订、从操作层面保证预算民主和预算公开的原则落到实处,正是釜底抽薪的解决之道。财政是政府运行的命脉,财政预算作为现代国家财政制度的核心,不仅仅是一个财税经济层面的问题,更涉及到人大和公众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预算的审计和监督是一个动态的政治、法律过程,关乎利益格局调整,关乎政治生态的清正廉明,关乎改革全局。舆论围绕此问题的千呼万唤,众意的主动表达,实际饱含信任与希冀,相关机构不可漠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预算法的修订无疑是一块“硬骨头”,但同时也是当前进一步撬动改革的一个绝佳切入点。当务之急应回应公众关切,广开言路,广纳民意,结束网友口中“漫长的推诿、扯皮过程”,尽快制定修法路线图与时间表,上下合力、良性互动,推动预算法尽早“修成正果”。

 

分享到:
(责任编辑:陈词(实习生)、封欢欢)

硬新闻

视听

热搜词热搜人物议案提案新闻

舆情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