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宽谋
3月10日下午,河南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两高”工作报告。代表们发言各具特色,有拿发言稿平铺直念的,有脱稿直抒建议的,有发言抑扬顿挫的。会场讨论气氛很是热烈,如多位代表直言建议增加检法官编制,以缓解基层办案人手不足。
代表们发言结束后,会议主持人对发言做了总结,“我们河南团是个大团,人大代表人数多,有些代表5年也不一定能轮到一次发言。请大家发言讲重点。比如李连成代表、卢展工代表发言就很简洁。这也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
在代表团小组讨论中,“卢展工代表”这个称呼,在过去可能会是“卢展工书记”。即便今年,在记者参加的几个代表团中,仍就能听到代表发言中说“某某书记”。
在记者看来,无论是代表团的全体讨论还是小组讨论中,称呼“某某”代表,更能彰显大家都是代表,代表是平等的,代表履职是严肃的。相反,称为“某某”书记,多少有点官本位思想,也让代表在发言中有些顾忌。
当然,记者并非喜欢“抠字眼”。在采访中,记者常常称呼“某某代表”,除了不清楚某某代表的具体职务外,更觉得“代表”的称呼是神圣的。大多数受访的代表,倒是欣然接受代表的称呼,有个别官员代表倒是对称呼为他“某某代表”有些不快。
基于此,记者认为“某某代表”的称呼应该流行起来。这样,代表在发言中可能会少些官本位思想的顾忌和束缚。
记者期待,“某某代表”这样的称呼流行起来,期待代表、尤其是基层代表在发言和讨论中多些履职本分的真实表达。(记者 耿宽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