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黄伯云做客人民网。【访谈页面】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 (记者 张洁娴)今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黄伯云做客人民网,以“科研诚信文化建设”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黄伯云在访谈中表示,反学术腐败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在学术道德问题上,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不良现象?黄伯云表示,应当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让科技工作者明确应该遵守的规则,同时避免因为急功近利而犯错。
另一方面,黄伯云指出,应当有相应的惩治,对违反科研道德准则的不端行为进行治理。“在学术不端行为上铤而走险,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他说,“根本上的治理,要惩处相结合,教育在先,这是基础,犯了错误,我们也必须查处。”
黄伯云同时表示,在学术道德问题上,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这是没有任何含糊的,任何想通过不劳而获、造假得利的人,我们必须告诉他,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他说,“反学术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不是一天治理了,做一个报道就完了,也不是处理一个人就完了。”
他用九个字概括反学术腐败的工作——“广覆盖、长时效、重实效”。“广覆盖”,即覆盖面、教育面要广,逐步从研究生推广到本科生,推广到所有的教师;“长时效”,即长期地坚持下去;“重实效”,即要真正取得效果,而非仅止于喊口号。
据黄伯云介绍,中国科协高度重视科研诚信的教育工作,于去年在人民大会堂组织宣讲会,面向北京高校学生,让科学界的老一辈专家谈他们的科研道路和亲身体会。中国科协同时计划将此类宣传教育活动推广到全国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