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封面 热词:两会调查|问总理|热搜榜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人大新闻网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向平华代表:减少校车事故应从小学合理布局开始

陈键

2013年03月12日22:2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向平华代表(人民网 陈键 摄)
向平华代表(人民网 陈键 摄)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陈键)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张家界市兹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党支部书记向平华建议,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校车事故”以及教室“屋窄人多”等问题,应该合理安排农村小学位置并在行政村设立幼儿园,以达到让农村孩子安全读书、安心读书、就近读书的目的。

向平华透露,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农村“普九”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广大农村、农民朋友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例如: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免、降书本费用的优惠,还享受到了饮食补助、营养餐等一系列关怀举措。一系列爱民惠民政策,不仅为农民及广大农村学生减轻了负担,也让农村孩子安心读书起到了关键性的助推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农村教育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也引起了向平华的注意:

第一,国家为了更好地实施“普九”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农村修建了学校、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但到现在,部分农村学校却出现了闲置问题。例如:有些学校已经改为了村级活动中心,而有些则成了村民喂鸡、喂猪的场地,还有一部分已经是杂草丛生,处于荒废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第二,农村学校“撤大并小”,有些实际是给农村学生增加负担。例如:有些学生本来可以就近读书,但是因为本村学生少,村里的学校被撤销并入到所谓的“中心”小学。这些作法确实减少了教育部门的投入,但却增加了老百姓的教育成本。

第三,农村教育安全隐患难消,陪读现象日趋严重。由于村校搬迁,本可以就近读书的学生必须去距离离家20公里的学校去读书,这增加了安全隐患;而对有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年幼孩子来说,由于村里没有幼儿园,其家长只能去镇上幼儿园陪读。这些对于大部分依靠外出务工取得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确实增长了教育成本。

第四,“校车安全”成为一颗悬着的炸弹。由于路途遥远,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方便,提供校车负责接送,但是由于资金问题,校车配备有限,一辆校车往往要到几个村接送孩子,这样势必就会导致校车超载,从而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忧”,难言安全的校车成为了农村教育中最大的事故隐患。

向平华认为,以上问题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是一些村级小学遭撤销引起的。他建议,针对有些学龄儿童较多、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可以就在这个村里开办学校;或者是整合几个村的资源,就近规划学校,方便学生就读;针对幼龄儿童,争取作到在各村都设置一个幼儿园。

分享到:
(责任编辑:樊攀(实习生)、封欢欢)

硬新闻

视听

热搜词热搜人物议案提案新闻

舆情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