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露
![]() |
盛亚飞 资料图 |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林露)“当前尽管我国粮食实现了持续数年增产,但隐忧仍存:如农民收入低、务农人员老化等,‘未来中国由谁来种地’的担心有现实依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代表说,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就无法实现“中国梦”。在一些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种粮任务由家庭农场完成,每个农场占地2000多亩,由夫妻二人经营,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手段,体现了农业发展的最新组织形式。
为此,盛亚飞代表建议: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大家庭经营规模,发展起一个个规模化、专业化的家庭农场,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力;二是高度重视留住、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让家庭农场主有体面的收入和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吸引更多人才回归农业,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三是东部沿海地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央政府要顶层设计,法律要提供支撑引导,地方政府要主动作为,农民要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扎实努力,使东部沿海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当好全国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