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封面 热词:两会调查|问总理|热搜榜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人大新闻网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人大代表徐加爱建议试点培育小型城市群 探索城镇化新路

2013年03月15日1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长徐加爱建议国家开展小型城市群培育试点,并将浙中城市群列为全国小型城市群的首批试点城市,“希望可以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探索出一条新路。”

目前,中国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他认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在中国大型城市群、中型城市群已有具体布局和一定基础。发展小型城市群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形态。

有着多年商务部工作经历的徐加爱认为,浙中城市群属于小型城市群的范畴,且不论从规模、质量、还是区域位置上,都有其自身优势,作为沿海省份欠发达地区的小型城市群,其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的路径、积累的经验,对于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为加快推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浙江把三大城市群和四大都市区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抓手,而金华正在推进的浙中城市群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浙中城市群范围为1.09万平方公里,在半径50公里范围内集聚了八个中小城市。徐加爱说,浙中城市群属于小型城市群,其组团式发展、生态型建设、特色化发展,能够较好地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城乡一体,促进城镇化更高效、更集聚的发展,有效避免“摊大饼”、“城市病”等问题。

此外,浙中城市群成员包括金华市域的9个县市区以及衢州龙游、丽水缙云,各成员地理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特色鲜明:金华市区电子商务、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东阳磁性材料和影视文化、兰溪纺织等块状经济逐渐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大力发展类似于浙中城市群的小型城市群,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具有示范意义。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他说,大力发展小型城市群,有利于农民就近转为市民,降低就业、社保、户籍、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成本,破解政府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难题,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

“一旦将浙中城市群列为全国小型城市群培育试点,地处浙江中西部、属沿海省份欠发达地区的浙中城市群,对于统筹浙江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浙江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推进浙、赣、皖、闽四省九方区域深入协作发展、提升‘四省九方’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徐加爱作此展望。(记者 江耘)

分享到:
(责任编辑:萨妮娅(实习生)、封欢欢)

硬新闻

视听

热搜词热搜人物议案提案新闻

舆情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