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3日04: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視覺統籌:劉 慧 |
如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代表
高校多做原創研究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研究型大學目前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科技論文多,原創成果少﹔投入研發經費多,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的少﹔申請的專利多,能直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少。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科研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的“兩張皮”問題,把創新落到實處。
建議高校向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創研究轉型,積極研究全局性、基礎性重大理論問題,抓住科技競爭力提升的關鍵要素與國家、企業的所急所需,強化國家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重大技術研發,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戰略性科技問題。同時,健全科技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消除科技創新成果與市場銜接的壁壘,為科技創新成果走向市場和企業,轉化為生產力提供制度保障。
(本報記者 姜 潔)
中國文聯副主席迪麗娜爾·阿不都拉代表
文化創新引領民族交融
維吾爾族和其他各民族一樣,是一個有著豐富燦爛文化的民族,常被形容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麥西熱甫”作為維吾爾人具有實踐傳統的文化空間,是維吾爾人文化傳統和民間風俗的一部分,為本民族成員提供豐富的傳統知識、持續的文化身份認同感,被認為是本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
創新是保持傳統的最好途徑。作為一名黨培養起來的維吾爾族舞蹈藝術家,我要用我的舞姿描繪、述說、傳播新疆獨有的文化魅力,用我的創新能力賦予它全新的生命力。我擔任總導演並主演的歌舞劇《絲路上的中國夢 永遠的麥西熱甫》,就是這樣一部誠心之作。它反映了中華民族一體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狀態,載歌載舞地講述了一個關於生命、熱愛生活、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故事。這部劇深入基層數十場惠民演出,場場爆滿。促進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先進文化的引領,先進的文化一定是充滿創新精神的文化創造。
(本報記者 王 玨)
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廖昌永代表
文化創新要尊重傳統
筆墨當隨時代,文化事業應當反映當代社會的精神風貌。現在全社會強調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這並不僅僅是經濟或科技領域內的概念,對藝術工作者來說同樣要創新、要升級。然而,藝術的創新是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之上的,不能隻講一個不講另一個,隻有二者相互作用,作品才會出彩。有的人處理不好二者的關系,其作品也就缺乏內涵或缺少活力。
因此,藝術創新是在傳統基礎上進行有益的創新,而不是無序的創新。文藝界應該靜下心來,回看悠久的中華文明史。國人應有文化自信,把中國藝術之魂融入作品中,對外傳播。同時,文化創新,要創作“百姓聽得懂”的作品。這就要求創作不能過分追求技巧性。當然,藝術也並非都是風花雪月,平衡情感與思想也是文化創新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報記者 曹玲娟)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武維華委員
理順科技人才成長鏈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總體不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尚未完全釋放,原因之一是科技人才的創新動力不足、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我國科技人才總量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師級人物少。
建議注重人才團隊建設,改變我國科研領域“有人才,無隊伍”、科研人員“各自為政”的現狀,尤其要在一些重點領域整合相對分散的科研力量以形成協同創新合力。理順人才成長鏈,打破“以資歷論英雄”的束縛,淨化學術氛圍,讓中青年科技人員獲得成長的資源和機會。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裡”,建立科技人員、科研機構與企業對接的平台,組織雙方對接需求、協同創新。加大全社會特別是企業對於基礎研究的研發投入,增強我國自主研發能力。
(本報記者 柴秋實)
內蒙古一機集團董事長白曉光代表
優化創新資源配置
深化“軍口”“民口”科技互動,打造新型創新鏈,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迫切要求。然而,在我國軍民融合中,隻有盡快採取措施打通“軍口”“民口” 技術擴散通道,才能實現創新資源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優化配置。
建議推動軍民融合立法,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系統性的法律保障。完善軍民融合宏觀管理體制,在國家層面建立軍民融合的領導機構,統籌科技投入,解決軍民科技投入多頭管理、重復投入和效益低下等問題。完善促進軍民融合發展的激勵政策,包括國家投入政策、風險補償政策等,設立軍民融合發展投資基金,解決軍民融合發展的動力問題。
(本報記者 張騰揚)
江蘇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代表
彎道超車靠創新
一些經濟后發地區單純依靠擴大投入、擴張產能的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必須加快轉到創新驅動的軌道上來,實現彎道超車。
要讓廣大企業成為創新的“領跑者”,就必須大力推動自主創新。政府要引導鼓勵企業實施“四換”。“技術換代”,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優化產品結構和成本結構,搶佔科技制高點﹔“機器換人”,引導企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著力提高優質產品率、企業生產效益﹔“網絡換市”,引導企業通過借助第三方平台開設網絡營銷等方式,創新營銷模式,提高市場應變能力﹔“政策換智”,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引導關聯企業與科研院所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轉移中心等載體,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本報記者 姚雪青)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魯貴卿代表
培育工匠精神靠機制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從目前國內實際來看,還存在重管理人才,輕操作人才的情況,應通過建立長效機制,讓“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培育“工匠精神”,既是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有力抓手,也是破解農民工融入城市、職業選擇、收入水平天花板的重要手段。但國內對工匠的作用,對工匠精神的認識還很不夠,培育工匠精神的長效機制還有待建立和完善。建議相關部門建立科學合理的工匠職業發展通道,完善技術評價考核體系,對於技術能力的評價突出實用性、實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改善農民工的生存、生活環境,從機制上保証“工匠人”有一個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和生存生活環境,不斷提高“工匠人”的生活質量。
(本報記者 顏 珂)
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主席李惠森委員
培養企業家創新精神
國家的轉型發展需要創新,掌舵企業的企業家則更需要創新精神。當前,我國許多民營企業已進入代際傳承階段,年輕一代的創新精神如何關系著民營企業的未來和發展。然而,調查發現,我國大多數家族企業的年輕一代雖然十分了解新知識新技術,但創新精神相對較弱,容易有守成思想。
建議對如何培育和激發企業家創新精神和能力予以高度重視,要通過稅收、財政支持等手段鼓勵企業家的創新﹔同時,要對企業家進行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新培訓和實踐鍛煉,引導他們保持創新進取的企業家品格,既致富思源,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也富而思進,不斷開拓發展。
(本報記者 蘇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