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哲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孟哲) 食品药品与人民群众的生命息息相关。近几年,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彭钊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存在很多弊病,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不完善、监管责任机制不健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缺失、食品药品技术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确保群众食品用药安全,必须进一步深化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保障公众食品用药安全,开创食品药品监管新局面。
“多头监管”变为“两段式”监管
彭钊建议,应把目前的“多头监管”、“多层监管”变为“初级农产品”与“加工消费”两段式监管。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由一个部门专门监管,将食品生产、经营、餐饮等其他环节,职能相近或相似、可以互相替代的监管职能进行整合,交由一个部门承担主要监管职责、其他部门配合。
加强农村监管 建立健全监管网络
彭钊说“延伸监管触角,下移监管重心,实现监管无缝隙、全覆盖,才能真正解决农村监管薄弱问题。”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将乡镇能够管理的食品药品监管事务、执法工作委托到乡镇。有条件的地方,在乡镇设置片区,使食品药品监督常态化,从根本上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加快引入第三方检测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彭钊建议,尽快引入优秀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权威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提升机构效率。在从长远看,可由政府批准、个人出资、市场运作,建立独立的第三方食品药品检测机构。
同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中心、评价中心等,对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做出评价和预警,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