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2日05:1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手机看新闻
“患者都到大医院看病等于来‘上访’。如果你在县级医院就把问题解决了,谁还愿意来?”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呼吁,建立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以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县级医院直接面向的是基层患者,应该成为满足社会医疗需求的最重要一站。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制度设计、准入标准主要针对三甲医院,而忽视了县医院的发展。”张澍举例说,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冠脉支架手术只能在三甲医院开展。而大多数来大医院做支架手术的患者来自基层,如果县医院技术水平达到了,患者何必花大钱、跑远路?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明确提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大病不出县”。不过,张澍表示,目前我国县域医疗卫生部门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硬件方面,床位、卫生环境以及医疗设备不够完善;软件方面,缺少高水平人才,先进的医学技术普及率非常低;另外,目前我国的医保体系还不健全,并且存在制度分设、城乡分割、管理分离、资源分散等问题。“所以患者才不管大病小病频频到城市大医院‘上访’,不是主动自愿,而是被逼无奈!”
对于如何加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张澍建议,首先国家应有顶层设计。这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部门在进行区域卫生规划时,应重点规划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资金、设备和人才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医保政策也要调整。可考虑提高在县级医院诊疗的医保报销标准,同时降低到上级医院看病就医的报销标准,鼓励患者到县级医院就诊。
加强人才培养最关键。“没有真佛引不来香客。”应该培养或引进县域学科带头人,为其提供优厚待遇,让其扎根。
张澍还表示,建立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要加强信息化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完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为区域内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而且通过远程会诊可以弥补人才短缺的问题,从而为县域医疗的发展提供保障。 (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