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2日05: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手机看新闻
根据3月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理。食品安全问题是否会就此得以解决?除了管理机构变革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农工组的政协委员们就此热议时表示,食品安全问题依旧任重道远。
■彭钊委员
创新食品监管体制
彭钊委员认为,应创新食品监管体制,变“四段式”的多头监管、多层监管为“初级农产品”与“加工消费”两段式监管;变“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监管体制为“品种管理为主、分段管理为辅”的监管体制。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由一个部门实施专门监管,而将分散在食品安全生产、经营、餐饮等其他环节,职能相近或相似、可以互相替代的监管职能进行集中整合,交由一个部门承担主要监管职责、其他部门配合。“建立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监管网络。”彭钊认为,应延伸监管触角,下移监管重心,实现监管无缝隙、全覆盖,真正解决农村监管薄弱问题。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部门可将乡镇能够管理的食品药品监管事务、能够承担的食品执法工作下放委托到乡镇。有条件的地方,在乡镇按地域和人口因素分别设置片区“食品药品监督所”,使食品药品监督常态化,从根本上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此外,他还认为,从长远看,可由政府批准、个人出资、市场运作,建立独立的第三方食品药品检测机构。
■牛广明委员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生产数量和使用范围,建立农村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牛广明委员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作物的检验和控制,规范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建立和完善食品产地环境的监测网络,保障食品源头的质量安全。建立农村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这其中要包括企业准入信息、生产销售信息、原料信息、商品进货日期等。牛广明认为,目前我国食品行业违法成本过低是造成食品行业大肆制造假、劣、毒食品的重要原因。法律规定只对受害者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缺乏单独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只有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使违法经营者面临倾家荡产的威胁,才能真正提高食品经营者的责任意识。”牛广明委员说。
■岳泽慧委员
统筹规划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岳泽慧委员认为,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还停留在对企业建档考核,建立黑名单的阶段,还是通过定期抽检的方式向社会公布不合格产品名单。而我们日常购买的食品,是否经过检验,哪个部门检验的,检验结果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她建议我国应通过立法,尽快建立食品身份编码识别制度,使食品安全的监管伴随食品从“出生”到“消亡”的始终。“我国目前并不缺少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是这些检验机构都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互相之间‘不说话’,在一个地区,工商、卫生、农业、质检、药监的检验机构同时存在,检验项目大同小异。”岳泽慧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设置检验检测机构。在全国形成以国家级食品检测机构为顶尖,以省部级食品检测机构为龙头,以市级食品检测机构为骨干,县级食品检测机构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王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