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2日11: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手机看新闻
在滨海新区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让滨海新区“两轮同转”!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滨海新区副区长郭景平思考着。新区社会事业的长远稳健发展,对滨海新区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尽快弥补新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缺陷,这也将是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和后劲所在。”自滨海新区政府2010年成立以来,郭景平一直分管教科文卫、计生、食品药品监督工作,新区2270平方公里的面积,由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等若干经济功能区集合而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尤其学校、医院布局各异,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工作真可谓千头万绪。
按照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郭景平组织有关各部门认真调研、思考、论证、实施,把深入基层、关心民生的习惯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内容,将工作重心下沉,掌握第一手情况,了解群众所需,解决群众所难。3年来,滨海新区教科文卫等方面工作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在百姓满意的同时,也更好服务了新区开发开放。
“滨海新区社会事业要与经济同步发展,这对新区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郭景平认为,对百姓有益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政府要百分百投入。她在采访中对记者说了几次“等着不行!”新区发展机遇转瞬即逝,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是打造新区发展环境,留住人才、人流的关键问题,做起来虽然难度大,但必须加快步伐,有前瞻性,先谋后动,尽快见成效。
一个个坚实的脚步,带来新区社会事业一个个可喜的变化:2012年6月,滨海新区144所义务教育学校提前半年全部通过天津市达标验收;2012年7月,滨海新区成为天津市首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域,并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城区认定。新区广泛兴建文体中心、居民书房、居民文化室,初步实现了滨海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全覆盖。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管职能进行整合,统一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建立了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有效解决“多龙治水”等问题……
形象工程容易做,全面提升不容易。任何一所学校、一家医院都应该是有历史、有文化积淀的。郭景平想得很多,她在教育卫生等方面工作中大力倡导推进“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名医生、名学科”工程,狠抓培训工作,就是要尽快提高整体素质,提升新区教育医疗等方面质量水平,为新区长远坚实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