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來,公務員是否該漲工資成為熱點話題。有人覺得公務員工作穩定、福利高。但很多公務員卻反映,我們的工資並不高,日子也苦。對於這個話題,代表委員們如何看?
觀點PK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何香久:給基層公務員逐步漲工資
我在滄州工作,比如說那兒高新區的基層公務員都很年輕,以80后90后為主。這些人,因為工作關系,我和他們接觸比較多,他們幾乎是5+2,白加黑的工作。工作強度特別大,但每個月的工資特別低。可以說,連當地農民工的收入都不如。我們關注民生,也應該關注這些基層公務員群體。[詳細]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公務員局黨組書記兼副局長楊士秋:公務員工資應該上漲
應客觀理性看待公務員漲工資的問題,不能把少數腐敗看成整個公務員隊伍的腐敗。另外,部分公務員存在灰色收入,但這也不能把該現象與整個公務員隊伍特別是基層公務員隊伍收入低混談。[詳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交通建設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軍:公務員漲工資的前提是縮減公務員隊伍
中國的基層公務員工資確實比較低,但公務員漲工資的前提是縮減公務員隊伍,不增加國家財政負擔。對李志軍觀點,網友們大多表示支持,認為其觀點“一陣見血”。[詳細]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律師協會會長韓德雲:中西部地區和一線崗位公務員收入偏低
從國家治理角度看,公務員收入應略高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韓德雲代表認為,公務員管理要權責對等,權力運行要公開透明。在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給一些偏遠地區、條件艱苦的公務員提高收入。[詳細]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孟學農:不贊同公務員大幅加薪
我(工資)也是1萬多塊錢,一年20萬。我覺得政府給我們提供的條件,跟履職的能力已經基本適應了,我們應該更努力地去做工作。我不贊成大幅度提高公務員的工資,要依法進行調整,老百姓才能接受。[詳細]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教委副主任劉希婭:公務員既有顯性收入又有隱形收入
公務員本來就不應成為發家致富的職業。一系列禁令的出台,不僅大幅壓縮了公務員的灰色收入,而且也使公務員的職業價值回歸本位。[詳細]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教授高抒:老百姓不信網上“晒”的公務員工資單
老百姓不相信網上‘晒’的公務員工資單,很多時候質疑的並非工資單上的數字,而是依附在公權力上的隱性福利甚至灰色收入。比如,有些機關單位,一頓工作餐隻要1塊錢。[詳細]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吉林省副主委王欣:公務員隊伍出現“擠出效應”是好現象
公務員隊伍裡出現的所謂“擠出效應”,其實是個好現象:“政府不再給人那種可以端金飯碗,可以方便延伸你的權力。更多的學子能選擇走向社會,對咱們國家是個很好的現象。”[詳細]
全國政協委員何偉:公務員的津補貼不少,收入不能算低
據我所知,公務員的工資真心不高,但津補貼不少,收入不能算低。當然,我說的是光明正大的合法收入,不包括那些‘隱性福利’。津補貼佔公務員合法收入的大頭本身就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更為關鍵的是津補貼不透明,有時工資條連公務員自己都搞不明白——這個月多一項這個,下個月多一項那個。[詳細]背景資料
公務員收入不高,民眾為啥不信?
一方面
■基層公務員自述:並非一茶一報 常加班收入低
“以前以為公務員是朝九晚五的坐班,上班時間一杯茶水一份報紙,現在看來,理想很豐滿,現實蠻骨感的。其實工作很辛苦,經常要加班,收入並不高。”這是肖雅成為公務員之后最深刻的體會之一。
■80后公務員辭職自述:7年收入沒漲 能力是聽話
一位曾在市級機關工作的80后公務員寫到:在機關工作的7年裡,我漸漸從最初父母的榮耀、自我的榮光,變成碌碌無為的平庸與麻木,再到自我的質疑與反省。“離開這裡,到外面闖一闖”,這個聲音已經在我腦子裡響了三年。
■中央禁令致隱性收入減少 或引發公務員辭職潮
近來,伴隨著中共從嚴治吏的縱深推進,“公務員漲工資”相關話題持續引爆輿論。其實,當下公務員的牢騷已遠不止於薪資待遇方面,人際關系復雜、晉升體系不健全等沉?,也成為這些“體制內人”的困惑。從公務員不好當的集體呼聲,到辭職下海的個體行動,囊括了700萬中國“金飯碗”一族,的痛與痒。[詳細]
另一方面
■壓歲錢調查:公務員子女收最多
在參與調查的90名孩子中,父母職業為公務員的壓歲錢平均水平最高,共有18個孩子,一共收到了10.41萬元,平均約為5783元,高於壓歲錢平均水平。
■超8成受訪者曾想考公務員 看中“福利待遇好”
84.1%的受訪者表示曾想過報考公務員。至於想報考公務員的原因,82.5%的人看重的是“福利待遇好”,69.8%的人看重“工作輕鬆穩定”,其次是覺得“有社會地位”。
■公務員被曝隱性福利名目繁多:連衛生巾都補助
有媒體報道,某機關食堂一元錢就能吃飽吃好,能夠吃到:“A餐:燒鴨、尖椒蘿卜、菜心﹔B餐:花生燜豬手、尖椒蘿卜、生菜,配湯是雞骨草豬橫?湯”。有人諷刺說,公務員群體離“共產主義”僅有半步之遙了。[詳細]
我國公務員工資構成是怎樣的?
我國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基本工資由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兩項構成。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 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公務員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實行全國統一標准,由中央財政支付,但津補貼由地方財政安排。[詳細]
公務員收入差異大,不可一概而論
同樣的級別,發達地區地級市的局長月薪10000多元,而西部地區的縣長月薪隻有3000多元。省屬國有大企業老總年薪超過50萬元,加上職務性消費等,名正言順的收入至少是在省委機關工作的七到八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大城市的公務員的工資福利比較可觀,但在很多地方的基層地區,一些地方參加工作多年的公務員的月工資僅在2000元左右,甚至更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