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 朱雅頻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朱雅頻談“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新發展階段首都檢察工作”。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11日上午在北京閉幕。
推動我國勞動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走向法治化,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斷增進人民福利。
要真正讓藝術有生機和活力,就必須依靠一代又一代的文藝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傳承、創新和推動。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
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進一步壓減各類証明,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基本實現電子証照互通互認。
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費能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
要始終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及時回應民生關切,堅決嚴肅處理漠視群眾合法權益的嚴重失職失責問題。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
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用,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改進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管理方式。
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加強出口信貸支持,優化外匯服務,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穩生產。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綜合研判國內外形勢,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干。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群眾關切的事要努力辦好。”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積極回應民生關切:落實落細穩就業措施、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
企業發展,一頭連著經濟,一頭牽著民生。2018年到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始終把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當作每年的重點大事來解決,支持企業發展的切實舉措從不間斷,不斷暢通企業發展面臨的堵點,讓企業安心經營,專注創新,煥發生機。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局部疫情時有發生。面對挑戰,經濟增長目標如何實現?各地如何推動落實疫情防控、恢復消費、減稅降費等工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8個目標和9大任務。
2021年,人民法院審結壟斷案件49件、不正當競爭案件7478件,嚴懲“妨礙公平競爭、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報告出現“人民”84次、“群眾”43次,涉及到制止濫用人臉識別、守護百姓餐桌安全、落實看望老人的規定、防治校園欺凌、解決上班族訴訟不便問題等問題。
通過集中整治提升,法院內部管理機制不斷健全,法院隊伍精神面貌、紀律作風有了明顯改善。
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方面,一年來,人民法院認真辦好456件代表建議、399件日常建議和153件政協提案,一項一項轉化為公正司法的具體措施。
我給兩會捎句話
兩會調查
今年民革中央向政協大會提交提案38件,在經濟領域有完善平台經濟監管等提案,在社會和法制領域有構建生物多樣性法治保障體系等提案,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工作領域有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等提案,“三農”領域有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等提案,其他領域有人工智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等提案。
融合發展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是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進入新發展階段,高校要牢牢把握國家戰略需求,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提升學術創新能力、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能力、服務支撐國家和區域發展能力。
近年來,河南博物院在創新傳播傳統文化的方式上不斷探索,讓大眾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近日,人民網對話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共同探討文物資源如何更好活化利用,文博熱下的博物館如何更好發揮大學校的作用。